毕业院校: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,现在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公司治理专业读博主持节目:《2003——证券业求变》,《券商峰会访老总》等严晓宁得意事件:连续两夜不睡觉,在采访中大段背诵被访上市公司年报和相关产业报告,致使被访老总挥汗如雨,实话实说印象最深事件:2001年股市大跌中在营业部采访——被股民“嘘”出门外,从此立志——讲真话,不讲套话
严晓宁,中国证券“露面”最晚,年龄也最小的主持人,从小到大爱做“奇怪”的事。——十八岁放弃名牌大学中文系,考入北京广播学院,想做真正,真诚,真实的电视人;几年后,带着播音系优秀毕业生的“帽子”,却动了“歪心”,一门心思读了企业管理研究生,至今孜孜以求之。和同学们不同,放着现成的主持人不做,一头扎进中国证券要干记者!且终于在这里找到了经济,资本,证券等心中渴望的关键词。有人说电视台的人都是“棚虫”,一头扎进摄影棚,演播室,不到深更半夜不出来。严晓宁是不是这样一个“工作狂”,她自己也说不好,但是凌晨5点到演播室,一直干到下午6点,是日常的工作状态。一周跑四个城市,创下过两天两夜不合眼的纪录,大脑还得高速运转,这也一点不稀奇。如此高强度的工作,必须要有上佳的体质才行。严晓宁却是从小身体就不好,3岁前就曾经得过肺炎8次,一次差点送命。先天不足,后天当补,后来坚持运动身体渐佳,但从2004年冬天起,突然间频繁发作的胃痛开始困扰严晓宁。
严晓宁严晓宁开始了“自我拯救”的计划。第一步,是参加健身俱乐部。当时去了,什么都练,健美操,舍宾,瑜伽,杂七杂八地练上一通。最终,她“情定瑜伽”。中午,正是同事们被生物钟折磨得疲惫不堪的时候,严晓宁还能神采奕奕地出去练习瑜伽,都感到不可思议,其实,最开始严晓宁知道的瑜伽跟大多数人一样,是遥不可及的古印度哲学。虽然令人神往,却和生活有距离。瑜伽并没有改变电视人固有的节奏,虽然这不是一种有规律的健康作息,但她却可以在不规律中找到和坚持规律,因为瑜伽带给了严晓宁新的能量,哪怕每天只能睡四个钟头,也得练上一个小时,随时随地找机会进入那种冥想的状态,醒过来,又瞪着一双“灼人的眼睛”,去见证中国的经济。她给“美丽”下了定义:健康,自然,不做作。这似乎也正是瑜伽给每个修习者留下的印象。出于职业需要,严晓宁要接触很多证券人,有普通的股民,也有市场上的大鳄。有一次,刚上完瑜伽课,接到一个“大鳄”的电话,听她呼哧呼哧地喘着气,问她在做什么?她说在练瑜伽呢,那人惊奇地说,你还练那玩意儿?严晓宁认为人得学会思考三种关系,个体和自身的关系,自身和他人的关系,以及自身和自然的关系。搞资本的,最多也就思考自己和别人的关系,她练瑜伽,已经开始思考自己和自然的关系了。
严晓宁她把这事当一个笑话讲出来,随即变得很严肃,她做《中国证券》,目的是想成为中国经济的见证者。这就需要自己能安静,平静,冷静——身心合一地去做一件事。瑜伽能帮助自己在面对不平内心波动的时候平静下来,平和地去听,去看,去说,去想,远离荣辱得失,更接近事物的本质。“证券报道,直接触及人们的核心利益,核心情感和核心精神状态。证券市场上的风险和压力让很多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的状态。人们总说股市上最好的心态是‘不贪婪,不恐惧,坚持自己的想法’,说起来很简单,可真的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?”说起这一切,严晓宁的表情认真而凝重,“而瑜伽的精神恰好与此暗暗相通,‘佛教说,人生有痴迷,漠然然和圆融三个境界,瑜伽的修习能带给人一个圆融的世界——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,不受外界的干扰’。”能实践瑜伽的精神,也许就能够在证券市场上坐怀不乱。有人说瑜伽是感性的,而证券更理性,严晓宁说,二者的临界点其实非常模糊,感性和理性很难截然分开。也许她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:严晓宁是个感情丰富的人,甚至曾在主持节目的时候因观众来信几乎落泪;但她又是个极为理性的人,常常口若悬河地援引上市公司年报和相关产业报告,与老总唇枪舌剑地辩论。严晓宁对人生有着自己的安排,瑜伽最初是她“自我拯救”的计划,现在则是她不可或缺的思想与行为方式。瑜伽调和了她的内心世界,“当你烦躁,紧张,感到压力的时候,你不知道你自己想做什么,这时候安静下来,让自己的身和心统一起来,这是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。”并不好高骛远,也从不放弃对未来的梦想,严晓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如今。考博,是近一些的目标,也已经实现。再远一些呢?严晓宁甚至还玩笑:“登珠峰现在还不想,也许30以后要去参加全国健美大赛。”